咨询热线: 16608606318    |
X
湖北:坚持“五个驱动” 加快培育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
发布日期:2024-10-16    文章来源:中国建设报公众号    浏览次数:3876    字体:    
发布日期:2024-10-16    浏览次数:3876

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深入践行建筑工业化、标准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的“四化同步、一体推进”智能建造发展战略,坚持政策、科技、数字、产业、标准“五个驱动”,积极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建造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,促进建筑业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。

坚持政策驱动
构建智能建造发展大格局

围绕做大做强建筑业,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,大力发展智能建造,不断构建智能建造发展新格局。

首先是强化顶层设计。2021年,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“以装配式建筑为载体,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抓手,以数字化、智能化为驱动”的智能建造发展路径;2023年,湖北省政府印发《关于支持建筑业企业稳发展促转型的若干措施》,建立省级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,健全“政府引导、企业主导、产学研深度融合”的建筑业科技创新体系,对建筑企业的智能建造研发、生产、应用给予土地、财政、科研、招投标等方面的政策支持。

其次是强化组织保障。2023年,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成立省智能建造试点工作专班,编制印发《湖北省智能建造试点工作方案》《湖北省省级智能建造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》,坚持“周督办、月调度”的工作机制,统筹推进国家级智能建造试点城市(武汉市)和省级智能建造试点城市(襄阳市、宜昌市)建设,组建湖北省智能建造产业协作联盟,充分发挥智能生产、智慧工地、智能设备、BIM(建筑信息模型)设计、产业互联网5个工作委员会以及63家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和综合能力,为湖北省智能建造发展提供强大动力。

坚持科技驱动
积极突破底层核心新技术

大力推进国家级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,工程研究中心,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,有力推动创新要素集聚、智能建造关键技术攻关和智能建造装备研发。

推动创新要素集聚。以华中科技大学为建设主体,建立了全国首个国家级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,创新中心牵头编制湖北省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(H-IFC),搭建基于国产华建DT-BIM数字主线引擎的湖北省BIM云平台,参与研发国内首款面向基础设施领域的工程软件底座平台(BIMBase2024),参与研制打破10米以上直径盾构机月掘进世界纪录的“沪驰号”智能盾构机。以中南建筑设计院为主体,成立湖北省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,在平台开发方向和产品应用方向,开展“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(PLM)应用及实施标准研究”等多项科技项目研究。

推动数智化关键技术攻关。以重点科技项目为抓手,组织相关技术优势企业进行攻关,增加智能建造技术储备。在参数化建模方面,自主研发轮廓排序方法,提升了参数化建模稳定性;在图形渲染引擎方面,开发新型曲面自适应采样技术,提高了图形渲染的精度和速度;在单一数据源云协同方面,实现了云计算架构基础上的数据库协同;在建筑全生命周期模型数据应用方面,实现了设计阶段全过程三维可视、全数据同步共享、全流程在线闭环;在智能勘测技术方面,建立三维可视化场景,构建了具有统一基准的地理数据库;在基坑降水方面,通过传感器、智能控制柜、水泵等设备,根据自研算法实现基坑地下水位的自感知、自适应。

大力发展智能建造装备。近年来,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日益扩大的基础上,湖北省聚焦解决工程实际问题,研发了钢筋折弯机器人、混凝土自动振捣与传输机器人、测量机器人、履带抹平机器人等10余种智能机器人;研发了装配式造楼机、高铁接触网、40米箱梁运架一体机“昆仑号”、智能振捣车等一系列智能工程装备。在应用成效方面,装配式造楼机和单塔多笼循环运行施工“循环电梯”,实现了数据驱动构件智能化吊装,解决了千米级建筑施工电梯垂直运输的难题;“昆仑号”智能运架一体机应用物联网、北斗定位、移动互联网、视觉识别、大数据、激光面阵扫描等技术,具备对运行环境的自动感知、场景虚拟构建和智能辅助驾驶等功能,提升了落梁精准度,实现了隧道内自动驾驶及对施工过程的监控。

坚持数字驱动
推进工程全流程管理取得新突破

围绕数据驱动生产,开展平台建设应用,为数字化驱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。

首先是推动湖北省BIM云平台建设。湖北省统一搭建BIM云平台,依托“楚天云”部署BIM云数据中心和模型交付、模型质检与模型治理3大支撑系统。在充分兼容现有工程建设行政审批与监管服务系统、信息平台功能基础上,开发基于BIM的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审查系统、设计审查系统、招投标监管系统、智慧工地监管系统、竣工验收备案以及数字化交付系统,通过BIM云平台的数据共享,助力建设主管部门开展全流程数字化行政审查与监管,为行业企业提供全专业全周期BIM应用服务。

其次是推动企业级项目管理平台研发。支持中建三局研发基于BIM全生命周期数据驱动的项目管理平台(DDE)。平台应用于武汉汉芯公馆项目,实现了数据贯通、数字孪生和数据驱动项目管理、工厂生产、智能装备。支持中南建筑设计院基于模型定义技术(MBD),开发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(PLM)。平台全面应用于三个EPC项目,其中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项目,成功实现了“一模到底、无图建造”的目标;钟祥市科技馆建设项目,综合三维数字模型、工程量清单和造价数据库信息,实现了动态精准计量计价,有效降低项目成本超支风险。

坚持产业驱动
抢占智能建造产业新高地

把握转型机遇期,围绕做大做强湖北省建筑产业的目标,以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,系统梳理产业链上、中、下游的优势、短板,针对性扬长补短,推动智能建造产业加速发展。

打造智能建造供应链平台。2024年5月,湖北省智能建造供应链平台正式启动,汇集智能装备、部品部件与绿色建材等品类,配套信息平台、物流网络、金融产品等服务支撑体系,大力推进建筑全产业链上下游互联互通,截至目前,平台已入驻908家企业并上线7661款产品与服务。

打造智能建造产业园。支持鄂州市政府与中建三局合作打造中建智能建造产业园,聚焦新材料、新装备与新型工业软件等新兴产业,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。产业园一期规划面积1.36万平方米,招引企业9家,涵盖数字服务企业、智能装备企业、绿色建材企业等。

打造智能建造项目试点。2023年,在武汉、襄阳、宜昌三地遴选33家试点企业和53个试点项目,总结形成了一批可供推广的应用场景。试点项目在数字设计方面,实现了基于BIM的设计优化、工程算量、施工过程溯源管理及竣工档案数字化交付;在智能生产方面,实现了数据驱动产线协同生产;在智能施工方面,实现了根据实时数据建立的包括设备状态监控、施工质量与安全监测、工效动态评估在内的信息化安全控制体系;在智慧运维方面,应用BIM、GIS(地理信息系统)、IOT(物联网)等技术,集成数万个传感设备,将楼宇、人、设备进行无缝连接。2024年6月,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总结试点成果,发布了《湖北省智能建造典型成果清单(第一批)》。

坚持标准驱动
拓展智能建造发展新路径

坚持“产学研用”相结合,以基础共性、关键技术和专项应用为基本架构,搭建涵盖设计、生产、施工、运维等环节的智能建造标准体系。

在基础共性标准方面,已发布《智能建造评价标准》地方标准,明确了智能建造评价的基本规定、评价方法、组织与策划评价、建造过程评价、品质与价值评价等内容,为湖北省智能建造项目的实施和评价提供了依据。

在关键技术标准方面,已发布《建筑信息模型审查系统规范 第1部分:技术审查规范》等9项地方标准。在编标准《建筑工程三维模型标注(MBD)技术规程》是国内首个三维标注标准,可为“一模到底、无图建造”提供技术依据,弥补建筑行业在MBD技术方面的内容缺失。

下一步,湖北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,进一步落实“四化同步、一体推进”的智能建造发展战略,坚持“五个驱动”,不断完善政策和产业体系,大力推进智能建造发展,加快培育建筑业新质生产力。不断健全BIM技术全流程应用政策措施。出台《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(BIM)技术全流程应用的指导意见》,指导武汉市完善BIM技术全流程应用法规制度体系。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力量。细分智能建造产业领域,绘制智能建造产业图谱,布局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,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,带动中小科创企业与智能建造企业做大做强。持续开展智能建造标准体系建设。推动湖北智能建造企业标准向团体标准、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转化,为湖北省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。